当前位置:主页 > 氦柯四 >

“火疖子”是什么?

  小明屁股上最近长了个“火疖子”,痛的坐立难安,到医院就诊,医生给他开了外用的莫匹罗星软膏,使用后“火疖子”慢慢就消了。那么,让小明坐立难安的“火疖子”究竟是什么呢?

  “火疖子”学名为疖,是一种毛囊及其深部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。多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表皮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假单胞菌属等细菌感染也可引起该病。

  “火疖子”有哪些诱发因素?

  ①皮肤长期处于湿热环境;

  ②搔抓、擦伤等导致皮肤破损;

  ③局部皮肤未做好清洁;

  ④长期饮酒;

  ⑤患有其他皮肤病,如皮炎湿疹类疾病等导致皮肤保护屏障破坏;

  ⑥机体抵抗力减低:患有糖尿病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慢性肾炎、慢性肝炎、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,器官移植术后,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。

  “火疖子”好发于头面部、颈部和臀部。发病初期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的小结节,以后逐渐肿大,数天后中央变软,顶部出现黄白色脓头,破裂流出脓液后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恶心等全身不适症状,也可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。

  那么,“火疖子”该怎么治疗呢?早期没有化脓者可以早晚外用碘伏、莫匹罗星软膏等,皮损会逐渐消退。如果皮损较大或者反复发作,需在皮肤科就诊,遵医嘱口服抗生素,甚至是切开排脓。特别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“火疖子”长在面部要避免挤破,因为如果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被挤破,可能导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,导致颅内感染,出现高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喷射性呕吐等症状。

  那么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长“火疖子”呢?

  ①勤洗澡,更换清洁的内衣,保持皮肤清洁、干燥,穿着宽松、透气的衣服;

  ②防止出现皮肤外伤,如有外伤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、干燥;

  ③勤洗手;

  ④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牙刷、剃须刀等私人物品;

  ⑤积极治疗湿疹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

  崔勇教授科普团队(本篇执笔人:杨俊刚硕士)

  举报/反馈